弘祥雙軸四刀數控木工車牀,加工時兩把刀一 後,兩刀在軸向距離上有約1公分左右前後的差距,同時按數控系統指令分配雙刀切削的比例車削。 我司研發的該系統具有獨特的自動識別刀具間距特點。例如裝刀時刀尖在軸心線距離上原則上1公分車距,且實際裝刀間距爲7毫米,此時無需調整刀尖達到1公分,可直接設定7毫米直接加工,這種獨特點就是自動識別軸向刀間距功能適用於兩把刀分別程序控制指令加工單個產品運動方式。 兩把刀都是運作的柱形曲線,所以大大減少了每把刀的切削力度。大大降低了後刀(即成型刀)的切削來那個,所以成型刀比較穩定。避免了振刀產生的刀痕,因爲刀痕是難打磨的,而且由於兩把刀在立柱的兩側對支柱產生車削力,這樣對立柱的跳動有很大程度的減少,增加了車木光潔度。 這種情況就可以,1.加快速度2,提高光潔度 綜上所述:雙刀優勢在加工較大柱子時的優勢是非常明顯的;且市場車牀魚龍混雜,出現了幾種仿製品: 1、把總安裝刀具的數量說成是雙刀加工;真正的雙刀車牀可裝刀具數量是四把刀。 2、外觀是雙刀,但有其中一把刀形成不了數控控制,而是用氣缸或其他外力推動,不是用數控電機控制。 3、外觀是雙刀,也有數控電機控制,但是形成不了智慧化,真正的雙刀不經過製圖或手動編程,雙刀自動在各部分的切割量按 比例加工,真正的雙刀不經過製圖或手動編程就可以自動形成往復多次加工,且往復過程中每次切削比例不通過製圖自動生成。 4、外形是雙刀,也有數控電機控制,但雙刀走線全部靠製圖形成加重了工作量和不標準程度。 5、外形是雙刀,也有數控電機控制,但往復走刀形成不了粗刀的自動轉換,比如一次成型的情況下,前刀爲粗刀,加工比例爲70%,後刀爲刀切削比例爲30%,二次成型時,那麼車過去的前刀(粗刀)就變成了車回來的刀,它的切削量比例由原來的70%變成了30%,同樣的道理3次,4次,5次。。。成型的情況下,這種粗刀,前後刀,切削比例的轉換全部是無需製圖無需手動編程可以完成的。